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隨著工業4.0的興起,云計算已經從實驗階段轉變為具體實施階段。除了部署相應的軟件、硬件和虛擬化資源外,擺在我們面前的還有一個問題,云如何運維?如果沒有明確的云運維規劃和手段,云數據中心將難以高效運行,因此云運維對于云建設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那么,云數據中心與傳統數據中心運維有何異同?云運維需要注意什么?如何選擇合適的云運維工具?在云運維過程中應該會遇到以上問題。下面將詳細討論這些問題。
一、云運維與傳統數據中心運維對比
“云是數據中心的新 IT 形態”。云和傳統數據中心的建設目標相同,都是為企業提供IT服務。運維人員的職責是保證IT服務質量,圍繞服務水平協議SLA開展各種運維活動。但兩者在運維技術、管理模式、財務流程、服務分類、業務需求、運維職責分工等方面存在差異。
與傳統數據中心相比,云數據中心的服務特點更為明顯。云數據中心以服務的形式向終端用戶提供基礎設施(IaaS)、平臺(PaaS)和軟件(SaaS)。技術、SDN等技術匯聚網絡、計算、存儲、應用等資源,通過自動化技術將IT資源按需分配給用戶。因此,云運維中IT請求交付(
云也改變了傳統數據中心的財務管理模式和采購模式。傳統數據中心原有的采購流程變成了服務審批流程。為申請云數據中心資源,云服務計費系統應運而生。云計費除了用在真實的計費場景之外,更多地是在企業內部使用。通過內部核算,即經濟杠桿,可以有效約束對IT資源的需求,在服務質量和IT資源之間形成平衡,有效提高IT資源利用率。
云數據中心對 IT 服務交付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云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比傳統數據中心更為復雜。人工交付難以滿足云服務交付的速度要求服務器運維技術,更容易出現故障和自動化。交付已成為云服務交付的必要手段。
在傳統數據中心,運維人員需要關注基礎設施維護,但在混合云和公有云應用場景中,應用管理的作用更為突出。運維人員不必關心部署在公有云上的業務所依賴的基礎設施服務器運維技術,業務監控的責任也轉移到了公有云提供商身上。公有云提供商不僅要保障IT基礎設施本身,更要關注承載服務的運行狀態。
二、云數據中心運維簡介
在云數據中心的維護過程中,云服務請求傳遞系統、計費組件和自動化部署組件已經從云運維系統中分離出來,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運營平臺——云平臺。云平臺提供服務目錄、自助服務臺、云服務自動部署、計費一體化等功能。因此,云平臺對于云數據中心的正常運行至關重要。但是,傳統的網絡監控、服務器監控、機房監控、業務監控、事件管理、變更管理、問題管理、配置管理等對于云數據中心來說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云平臺是云數據中心的對外服務和展示窗口,是云租戶對云數據中心的直觀體驗。云數據中心運維是云服務水平的后端保障。兩者就像客機上的空姐和地勤人員,在云數據中心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云運維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選擇開放式架構
雖然云已經到了實際部署階段,但云平臺架構、計算虛擬化技術、網絡虛擬化技術、云與大數據的合作等技術仍在快速發展。為保障云運維的可持續發展,應優先選擇不斷演進的開放平臺作為基礎設施。
CMDB效果更明顯
在私有云和混合云應用場景中,高度集中的服務、高度集中的設施、廣泛使用的虛擬化技術、眾多的云設施和軟件提供商以及多樣化的云服務消費者共同作用,云運營的復雜性呈指數級增長。
云數據中心內的設備信息、應用信息、政策信息、維護信息、組織信息、負責人等維度的信息交織成一個復雜的關系網絡。關注的信息將被拉出繭,這將大大提高云運維的效率。相反,如果沒有有效的手段來管理這些關系,云運維可能會變得混亂無序,運維效率低下,會大大降低云服務體驗。
精心設計的CMDB(配置管理數據庫)恰恰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式。 CMDB自動同步配置項信息并關聯不同維度的信息,幫助云運維人員全面、準確、及時地了解業務相關的組織、資源、環境、服務等不同維度的信息,使運維人員能夠快速、準確地了解業務相關信息。準確了解事件的范圍并做出正確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