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最近網絡媒體掀起了一場風暴,首當其沖的就是印度的IT外包公司,具體指的是外包哪些程序員,也就是碼農!
對于印度科技行業的人來說,2017 年是一場噩夢。 直到幾年前,科技業還是印度最大的就業市場之一,但這個價值 1600 億美元的行業今年已經裁掉了 56,000 多個工作崗位。 有分析認為服務器運維外包,這波裁員浪潮比2008年金融海嘯還要厲害。
根據美國研究機構的CB報告,印度科技公司和咨詢公司基于全球技術外包和將物流業務移至海外的趨勢,但現在這些公司也受到新技術的沖擊,市場需求減弱。 公司不得不改變戰略,開始尋找新的業務和市場,因此積極進行收購和投資計劃,以獲得創新技術,避免被市場淘汰。
印度獵頭公司技術招聘總經理阿爾卡表示,2017年,印度科技公司解雇了2%至6%的員工,與上一年約1%的解雇率相比服務器運維外包,呈指數級增長。 就連印度最大的兩家科技公司這次也未能幸免,Tata (TCS) 和印度的 Tata (TCS) and India 均首次裁員。 在 1 月份裁員 9,000 人后,TCS 員工人數在 2017 年第二季度下降后小幅反彈 0.8%。
雪崩式的影響力席卷了印度,重災區是那些年過50歲的老碼農,轉型無望,業務已煙消云散,自己的職業道路十分黯淡。 事實上,中國的IT外包公司在五年前就倒閉了。 上海陸家嘴一家知名公司,全盛時期有5000多名程序員,如今縮水到幾近破產。 筆者作為一個IT老手,除了國際、國內、商業業態的影響,我想說說另外兩個我認為的原因:
第一,IT的高速發展還是在1995年到2015年,在過去的20年里,人們經歷了PC時代,跨越了互聯網時代,到達了智能時代。 互聯網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初級到中級再到高級的過程,需要大量的碼農來構建互聯網這個龐大的數據世界。 然而,一旦成熟,轉型勢在必行,沒有人能抗拒峰谷規律;
第二,1995年入行的第一批碼農,現在基本都50多歲了。 大規模碼農達到知天命的年齡,在人類歷史上尚屬首次,也是整個行業的兩難選擇。 黨員本身就是年輕的粉絲,到了45歲以上,就已經力不從心了。
排除各種主客觀因素,筆者覺得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以上兩個原因是最有沖擊力的無奈! 作者1999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物理系,本來打算做程序員的,但是因為實習期間是程序員,體力和精??力都吃不消了。 40-50后才意識到危機,于是轉行電腦網絡。 ,現在在IT運維外包領域創業,我也看到了一個問題。 一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就是他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一個公司的戰略規劃則是一個團隊的使命,甚至影響國家的戰略。 然而,潮流就是潮流!
文/夏立成,上海藍夢創始人兼CEO,湖北IT公司副總裁,致力于以IT外包網絡維護服務賦能企業客戶發展,助力企業客戶創新、迭代、進化。
藍夢于1999年成立于上海,致力于提供IT外包、弱電工程(網絡布線、機房建設、門禁考勤、視頻監控、電話交換機、多媒體會議室)、系統集成(建網、網絡改造) ) 為企業客戶。 、WIFI覆蓋、數據備份、病毒防護、文件權限、虛擬化等)、云服務(微軟云、阿里云、企業郵箱等)“一站式”IT外包解決方案。 , 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