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服務外包是企業將價值鏈中原有的基本、通用、非核心IT業務剝離,外包給外部專業服務商完成的一種經濟活動。當前,得益于中國服務業對外開放的推進和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蓬勃發展,我國服務外包企業正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創新服務供給模式,向價值鏈高端轉型,進軍高附加值市場,做強中國外包產業。 打造“中國服務”品牌
在”
6月9日舉行的2018全球服務外包大會“,專家表示,中國外包要成為”中國服務“,需要加快人工智能應用it外包,推動服務外包模式從”承包商“向”合同收發并重“轉變,從低端外包向高端外包轉型升級, 建立深度雙向互動的國際服務合作關系。
服務外包取得突出成效
“今年一季度,我國承接服務外包合同2659.9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680.3億元,執行金額1033.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6%和10.6%。在“2018全球服務外包大會”上,商務部原副部長方愛清列舉了一組數據,展示了中國服務外包的成就和潛力。
方愛清表示,近年來,我國服務外包行業逐步擺脫依靠要素成本優勢實現規模擴張的發展模式,轉向創新驅動的提質增效。服務外包業務范圍不斷擴大,從美國、歐洲、香港、日本到東南亞、大洋洲、中東、拉美非洲等地區,業務范圍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地區),服務外包實施金額達到130個國家和地區超億元, 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不斷增強。
在拓展服務市場的同時,企業外包服務
質量也在提升,高端服務外包占比持續上升,高端、高端、低端業務結構不斷優化。 商務部研究所李希林博士介紹,2012-2017年,我國知識流程外包從28%提升至38%, IT解決方案、知識產權外包服務、生物醫藥技術研發外包等增值領域增長迅速,分別增長159.2%、73.2%和18.5%。
企業團隊規模持續增長。目前,我國有4.3萬多家服務外包企業,平均每年新增數千家企業。一批創新能力強、綜合服務水平高、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市場影響力和領導力不斷提高,一大批初創服務外包企業不斷涌現,企業平均簽約額同比增長10%左右。
“服務外包是新一輪全球專業分工的重要途徑,是全球價值鏈分解、協作、重構的重要載體,已成為覆蓋經濟社會各個環節的橫向產業。”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李剛表示,當前,以服務外包為主要形式、以高端制造和技術研發環節為主要特征的新一輪世界產業結構調整正在出現,為全球現代服務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為我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動力。
智能時代是有機的
隨著新事物的快速發展
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未來人類社會將進入智能化新時代,這不僅為服務外包企業進行業務創新提供了技術手段,也給行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機器人和算法承擔更多任務后,市場對勞動力的需求將減少,一些服務外包企業將慢慢退出舞臺。
“智能技術的發展可能會取代一些傳統的服務外包領域,比如成本導向的服務外包業務,但服務外包不會隨著技術的發展而消失。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軍表示,人工智能可以提升企業服務能力,帶來新的市場需求,服務外包企業可以依托技術優勢實現轉型升級,探索新的服務外包業務領域。
方愛青也認為,信息化創新的加快為服務外包的發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it外包,服務外包正朝著知識經濟、數字經濟、創新經濟邁進。這一觀點在數據中也得到了證實。今年一季度,我國服務外包行業新增就業人員38.5萬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占84.8%。服務外包企業軟件開發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等新增國際資質認證數量達到250項,同比增長56.3%。
一些企業利用人工智能創新服務外包的業態和模式。例如,湖北IT公司利用AI技術幫助銀行構建人臉識別的智能監控系統;IBM 使用人工智能等技術來自動化和數字化業務流程。同時,人工智能也將拓展服務領域,在智能安防、智能交通、智慧政務等領域有新機遇。
“過去一年,公司的大部分增長都來自對物聯網和云計算等新技術的投資。博彥科技副總裁孫鐵林表示,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服務外包供應鏈,改變貿易格局。作為服務外包企業,需要抓住機遇,創新服務供給模式,向價值鏈高端轉型,進入高附加值市場。
行業面臨轉型拐點
“中國經濟正在從產業主導轉向服務主導,服務商群體龐大,服務需求市場快速增長,服務外包面臨重要發展機遇期。”李希林預測,到2020年,我國離岸業務規模將超過1000億美元,年均增長10%。
李希林表示,在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全球經濟復蘇等因素影響下,全球服務外包總體發展趨勢不斷加強,產業規模持續擴大,但貿易保護主義和信息安全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服務外包面臨轉型拐點, 因此,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是關鍵。
“中國要想發展成為服務外包強國,未來需要從承包到同時承包、發合同。”李軍表示,承包商控制著服務和產品的市場終端,是價值鏈的控制者和貿易的分銷商,承包和承包的同步發展可以實現行業由大到強。
自2006年“千與十”項目啟動以來,中國一直作為“承包商”在全球服務外包價值鏈中,承包市場略遜一籌。目前,我國服務外包行業已經為全球市場整合了大量的人才、技術、資本等優質資源,具備了從“簽約方”向“合同并重”轉變的條件。
把中國外包打造成“中國服務”,離不開品牌的培育和發展。李剛認為,培育外包品牌是服務外包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重要抓手,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當下,要提高服務質量,進一步深化與全球服務市場的交流合作,使“中國外包”品牌成為中國深度融入全球經濟的重要標志。
目前,中國是世界第二大服務承包國,與印度在產業規模上的差距日益縮小。有專家表示,我國服務外包產業要邁向更高質量發展,還需要實現從非核心業務外包向研發外包的升級,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拓展,實現業務融合和產業深度融合。
“這意味著對營商環境的要求會更高。李軍表示,隨著服務外包日益規范化、國際化、高端化發展,服務外包的生產過程將更加細化,市場交易效率將更高。未來,要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規范市場管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同時,營造互利共贏的開放環境,積極對接國際規則,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整理/夏立成 上海藍盟創始人兼CEO,湖北IT公司副總裁,致力于通過IT外包網絡維護服務賦能企業客戶發展,助力企業客戶創新、迭代、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