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it技術在今天的社會已經不是生產貨物而是高級服務的工具了,好像和人類的心理有點聯系。通過資本主義的手段提供服務,就是為別人提供高級的服務,也就是人類也想成為“上帝”,不過需要門檻高的服務,社會上各個階層的人都想要快速獲得相對有保障的服務是根本的特征。這就是為什么現在互聯網公司越來越多的原因。再有就是現在通信技術很發達了,比如淘寶,你可以知道我在哪里,說什么,跟誰溝通,可以通過電話,通過社交網絡,通過搜索引擎,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和任何人通話,對方在說什么你都能知道,可以說每一步只要做到都可以做到在外部互聯網就能知道。
而這樣通過搜索引擎的搜索引擎又會被淘寶搜索到,也就是說電商和搜索引擎是重合的。最后從國家的大政方針可以看出來,決定某地域互聯網高度的是經濟發展。我曾經對一個專注北京高校的大學聯盟做過專訪,他們提到北京畢業生從畢業起直接分配工作的幾率就很低,大學畢業直接去市里,河北不就也是各種高校大量畢業生了么,這都是無法和“上帝”重合的人群。
當然這只是一個試點,但是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已經得到驗證。說明在科技的層面不能一家獨大,有眾多的強力企業可以相互競爭,重點說明,上述三個因素太重要了,然而中國經濟發展太猛烈,不可能馬上迎來上帝般的。
個人認為,從“我”的角度分析,比如“我用微信,但我覺得我還不熟悉我對話的對象是誰”,“我應該百度搜索,但我覺得信息質量的好壞只是一個概率問題”...從“政策”的角度分析,比如“我想提高質量,但淘寶并不給所有人申請白名單,那我能做嗎?”從“市場”的角度分析,比如“我又想發財,但淘寶和微信的錢誰給的多啊?”你看,是不是兩家的互聯網產品都有各自的理由(或者說產品周期)。并不是所有的“上帝”都有上述的理由,就像你在一個陌生人的世界里,首先要認識到自己不是萬能的上帝...。
交朋友分三類,一類是對方有理想有抱負但是沒錢沒本事,第二類是對方有理想有抱負,第三類是只有理想沒錢沒本事(包括但不限于能力不足)但是有抱負的。結果,第一類人往往被拉著你更有錢,或者還會成為你的恩人,人生大幸啊,第二類人中找個和你差不多的對象或者找個有錢的結婚吧,第三類人大部分錢沒錢但是有抱負it技術,以后光靠上網養活自己不在話下。
回到你的問題it技術,市場不一樣,馬云創立阿里不是為了阿里本身,淘寶改變了中國商業乃至社會的發展,你試想一下從線下商業到線上的發展,你也只是根據需求隨大流走一個,而市場讓馬云創建阿里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其實你看的。